2015年12月29日,财政部发布了《管理会计基本引导(征求建议稿)》,将管理会计由常见规律上升到标准。《基本引导》是财政部继2014年十月发布《关于全方位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建议》之后,发布的又一管理会计纲领指导性文件。它的发布标志着,管理会计将在愈加多的企事业单位中摆脱“纸上谈兵”的尴尬局面,真的落地实操,推进管理会计体系的构建成为企业的要紧任务。
1、全方位预算管理推进管理会计体系构建发挥要紧用途
作为管理会计的组成部分之一,全方位预算管理是连接管理会计体系每个板块的桥梁,管理会计的目的需要依托预算管理和控制来达成。预算管理拥有的综合性、引导性、前瞻性等特质正是管理会计所具备的。这类特质使得全方位预算管理将它他管理会计的(如策略管理、本钱管理、存货管理、绩效评价等)融合联系在一块,将管理会计的每个方面融会贯通,其用途是其他管理会计工具很难替代的。
(一)与EVA结合突出价值导向
EVA作为一种评价企业价值创造能力的指标,其最具特征和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将考虑资本本钱纳入考虑范畴,将全方位预算管理与EVA结合运用,把资本本钱纳入预算控制过程,树立本钱意识,强化价值创造理念,促进全方位预算管理进步。同时,将资本本钱与本钱成本预算融合,把生产过程中的资源消耗和占用状况纳入考虑范畴,突出强调了企业价值的重要程度,全方位预算管理与EVA的结合使得决策的合理性大大增加。
(二)与BSC结合促进策略落地
全方位预算管理本质是对企业资源的整理配置,现行预算大多只考虑财务指标,在人力资源、信息技术、企业文化等非财务资源的配置方面考虑不足。平衡计分卡是衡量企业营业额和策略推行的管理工具,BSC与全方位预算管理的整理可以预防预算与策略脱节,摆脱短视现象,愈加看重企业的长远规划,使短期的预算指标与企业长期进步相适应,强化预算管理的推行成效。BSC也可以弥补全方位预算管理非财务指标看重不足的弊病,通过四个维度的规划实行,使预算从拟定到推行都不单单是财务部门的职责,而是需要企业所有部门从上到下的通力配合。
(三)结合目的本钱管理强化过程控制
作为一种有效的本钱管理办法,目的本钱法的用法范围变得愈发广泛。将全方位预算管理与目的本钱法系统结合,设立责任中心,管理责任明确到各中心,充分调动起生产经营的积极主动性,打造与各责任中心对应的核算体系,精准核算经营成就,合理评价经营营业额。
2、全方位预算管理在企业构建管理会计体系中的应用
自2014年末《指导建议》发布以来,一些大型企业已经逐步引进管理会计体系。比如,宝钢集团构建“四位一体”的管理会计框架、推进本钱领先策略落地;京东集团基于价值链进行全方位本钱管理;中航工业集团进行EVA管理实践、构建全方位本钱管控体系等。这类企业集团在构建管理会计体系的探索和实践中大多以全方位预算管理作为管理会计体系的要紧组成部分,把加大全方位预算管理作为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出发点。
以中航工业为例,中航工业通过全方位预算管理这一管理方法对企业各项经济活动进行控制,对预算实行过程中产生的偏差进行剖析,依据剖析结果准时采取手段进行调整和改进,确保科研生产经营活动合理有序进行。现在,全方位预算管理在中航工业的应用成就已经较为显著,初步达成了以预算为基准,每人每件事看预算的好环境。在管理会计体系的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挥全方位预算管理的策略导向用途、合理有效地借助企业资源,严格按预算进行本钱成本控制,对实行过程中的偏差做好本钱成本预算剖析,大大降低了本钱成本。同时,在绩效考核方面,将预算实行过程及结果作为各部门绩效考核依据,保证了预算实行的水平。
以预算为起点,以全方位预算管理为抓手,中航工业财务工作转型顺利进行,渐渐形成了以全方位预算管理为主导的财务管理模式,本钱成本得到了非常不错的控制,提高了企业的水平效益。中航工业的成功实践不能离开管理者对全方位预算管理准确的定位,与与其他管理会计工具的系统整理。然而,在预算的实质编制和实行中有时仍会出现预算管理僵化、灵活调整不足或预算编制松弛,出现“超预算”或“预算外”的状况。下文结合中航工业在应用中值得借鉴的地方和不足之处提出什么时间建议。
3、加大全方位预算管理的什么时间建议
全方位预算管理的实行对成功构建管理会计体系具备要紧意义。结合中航工业构建管理会计体系的应用实践,本着加大全方位预算管理应用成效的原则,提出以下建议:
(一)明确定位,促进全方位预算管理推行
从本质上来讲,全方位预算管理是企业围绕预算的拟定和实行展开的,是涉及全方位、全过程、全员参与的管理软件,综合性地囊括了经营活动、投资活动、集资活动在内的所有活动;以预算为主线对企业各种经营活动每个环节进行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企业各级管理者和每个层次职员全员参与。全方位预算管理作为管理控制工具,在企业管理中发挥着要紧用途,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功能定位:
第一,促进策略落地的抓手。企业策略是为了达成企业的长远进步而做出的总体谋划和整体部署。策略的落实和推进需要层层分解传递到每一个部门、每一个职员。全方位预算管理是落实策略的有效工具。将原本抽象、难操作的长期策略规划转化为短期的目的,并统筹分配给每个部门的每一个职员,使得企业目的具体化、部门目的明确化、个人目的更具操作性,从而保障策略目的可以真的指导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第二,配置企业资源的有效工具。企业的资源是有限的,因此,可以站在策略的高度有效地整理各种资源,协调整体与部门之间、各利益主体之间的目的冲突就看上去十分必要。全方位预算管理可以把企业各方面的工作纳入统一计划之中,紧紧围绕策略目的对资源进行统筹分配,达成资源的优化配置,提升管理效率。
第三,营业额评价的主要依据。企业在经营期末需要对各级管理者和基层职员进行全方位、综合的营业额评价,并以此与薪资勉励相挂钩,达成对全体成员的勉励和制约。营业额评价需要一个明确、具体的衡量标准,包括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而预算恰好可以作为财务营业额评价指标体系的主要部分,为财务营业额评价提供客观依据和基本尺度。
(二)系统整理,确保全方位预算管理正确推行
如前文所述,全方位预算管理作为管理控制链条中的要紧一环,在管理会计工具的整理方面具备不可忽略的要紧用途。除去上文中提到的与EVA、BSC、目的本钱管理的整理,在管理会计体系构建中,更应以系统整理为主线,促进全方位预算管理与其他管理工具进行系统整理,达成整个管控链条的集成化、系统化。
第一,在预算编制阶段要坚持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充分发挥策略目的的引导用途,确保预算目的好体现企业策略和经营计划。二是树立业务导向,结合前端业务实质拟定预算,加大财务预算与业务活动的关联性,打破部门壁垒,真的达成业财融合。三是企业应依据预算内容、特点等的不同,灵活使用如零基预算法、滚动预算法、作业本钱法多种办法。
第二,在预算实行控制阶段应注意将预算控制和其他管理控制工具进行整理。比如,预算控制可以与授权审批控制结合在一块,通过事先拟定权限引导的方法对预算内、超预算、预算外等事情的审批步骤做出明确规定,防止预算实行随便的现象出现,提高预算实行的刚性与严肃性。预算控制也应与其他风险管理工具进行整理。预算在实行过程中难免出现偏差,因此需要借用风险管理工具对预算实行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监控和防范,根据预算偏离度设置预警风险等级,合理确定预警范围,通过实质结果与预警指标的对比,对预算偏差进行严密监控。
最后,预算考核阶段要促进全方位预算与绩效考核的整理,达成整个管控链条的一体化和系统化。通过推行全方位预算管理,在预算拟定阶段对策略目的进行进一步分解与细化,对绩效评价指标和标准进行指定,绩效考核作为企业策略推行结果的剖析与考评,是对预算实行状况的考量。
(三)刚柔并济,保障全方位预算管理运行
因为预算的不确定性,企业在预算管理的实质应用中常常会陷入两难困境:其一是全方位预算管理实行过程过于严苛和预算实行僵化,致使企业革新活动和应变能力遭到妨碍;其二是预算编制松弛,实行控制力权威性不足,“超预算”“预算外”的现象时有发生,预算规范形同虚设。为了愈加合理有效地运用全方位预算管理,提升企业效益,兼顾预算的严肃性和灵活性,尽可能防止预算僵化和超预算的现象发生。企业在全方位预算管理的推行过程中应做到灵活调整,刚柔相济。
在预算编制阶段要预防预算编制松弛,防止实行部门出于风险避免动因,刻意拟定较为宽松的预算标准来降低超预算现象发生。因为预算本身是一种预测,不可能做到完全的准确,所以在编制阶段也要考虑其灵活性;在实行和考核阶段要按预算标准进行控制,严防“超预算”和“预算外”情形,增强预算的控制力。另外,还要从“柔性”角度出发考虑,由于客观环境是随时变化的,预算在实行中不再符合的状况也完全大概出现,这个时候就要依据实质灵活调整。
4、结语
管理会计和预算管理对企业而言用途甚大,企业应当以预算管理为牵引,将预算管理贯穿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一直,深入推进建设管理会计体系,运用全方位预算管理等管理会计的科学工具,协调管控生产经营活动全过程。
(作者单位为大连云观信息技术公司)